如何聚集人气,这是上一个帖子说到的问题。随博物馆落成,形成了广告学院与博物馆相关联的阵势,两个建筑之间的小广场自然成为人气聚集的空间。九月份博物馆落成揭幕之后,小广场的节目演出已经排上日程。当年十月份的日记也有如此记录:
10月12日上午十点半的航班,赶回北京。广州阳光灿烂,落地北京却是一片雾霾。车上的收音机在议论刚刚完成的北马,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马拉松。PM2.5已经达到300,也就是灰霾爆表了,属于重度污染,不适宜户外活动。电话问刘灵,晚上的晚会搞还是不搞。我们都有犹豫。说着说着还是坚持搞。马拉松都跑了,这算啥,还有,准备了那么多天,不搞,学生会是不干的。搞。
六点前赶到学院,远远看到博物馆一带灯火通明。水晶宫的大屏幕也打开了,顶头博物馆几个字也闪着亮光。



我转到楼上拍照。小广场已经有热场舞蹈。人越聚越多。学生志愿者开始清场,做各种准备。






这次的灯管设备刚刚落地,一直在调试。晚会司仪跟我说,能不能弄点什么东西拖延一下时间。我说可以的,于是,客串开场节目,让学院的几个班主任老师上场热身。
肖老大不是班主任,坐在头排,也算一个,而且还是第一个,唱青海花儿。接着就是魏东,冯丙琦,赵新立,刘明,康瑾和龙八。







六点半,司仪说灯管准备就绪,可以开场了。先上小组四重唱(我起的名字,具体是啥也忘记了)




真正的主持人登场了。四个,很有范儿的!估计和播音主持学院有一拼。


我又接到临时上场的任务,要摆乎一下,引出民国范儿。我说好的,就用这几天又退休人士告状事说起美丽无敌。于是,民国范儿就闪亮登场了。






接着还是热舞劲歌。我不能一一道来了,请看大照片。











斜角的草坪也用上了,可以表演抒情吉他。



主持人再度出场,说最后一个节目来了。全部演出一个半小时。很好。事后问杨鹏,这么大的阵容,管理费劲吗?演出的一切学生自己搞定,最废劲是压缩节目,去掉一个,痛苦一个。学生要演出,恨不得搞到天亮。




演出结束,漏掉了领导上台握手和赠送花篮这一节目。遗憾。接着有消息说,今晚仅仅是热场而已,大头还在后面。两个月后有圣诞还有跨年,那个时候,真是无人入睡了。
广告学院嘛,故事不断。
在转载当年的聚会日记时候,我还在坛子上找到更早的聚会日记。那是2007年,广告学院成立五周年的庆祝。那个时候没有博物馆,也没有小广场,只能在那个七百报举办,日记标题就叫“烛光泪花周年庆”
2007:年烛光泪花周年庆
周年庆,以前没有,自从广告学院成立之后就有,学生需要发泄,专业需要凝聚,在自娱自乐群魔乱舞的氛围当中,修炼自然成,我是这样认为。
今年秋天,刘灵问我搞不搞,我说当然搞,五周年庆,专业成立二十年庆,可以大搞。放下此话,我到了台湾,回来的时候得知,一切准备妥当,就是我们要的礼堂租不到,只好在破旧的小礼堂搞,那也好。
下午两点进入周年庆。先是三人述职,组织部派员发表调查,然后,互换礼物,酒足饭饱之后呼朋唤友到小礼堂。六点半左右开始热场,观众三三两两还没到齐。靠近七点,观众多起来。两个节目热场,进入第一个高潮,给老勾颁奖。这个奖有点分量,颁给在广告专业持续工作二十年的人,算来算去只有老勾一个。事前保密,只是要他们夫妻到场。他的导师昨天在成都去世,他闻讯要在今晚赶去,给晚会二十分钟时间。





小女生当主持,拿着一本94年出版的回忆录找到老勾的文章念将起来,说起当年白手起家办专业的事情,有点哽咽。
音乐起来,老勾上场,他的老师曹璐在台上给他颁奖,拥抱之后老勾发言,总是微微抬下巴,估计也是热泪盈眶。台下有我、陈大爷、肖老大,还有老山本,当时的历史见证者都在场。
我也热泪流淌。哦,真的,一晃就是二十年,忽然感到自己所在的专业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寻根到位的奇妙感觉。
老勾匆匆离场,接着还是颁奖,学生奖、教师奖,最后是年度风云人物奖。










演出一个接一个,自编自演的节目,带有浓厚的广告风格,无厘头的场景,神圣与搞笑同台,我和刘灵一直都不知道学生编排了什么,爆笑也好,离场也好,反正来去自由。不过,现场导演在自娱自乐同时,也没有忘记不时来一下煽情。
靠近尾声,据说有一个设计好的情节,就是让杨鹏上场对女朋友求婚。然后,刘灵与女生唱和那首有名的《等待真爱》。可是到了出场时候。杨鹏闪了,死活不上场,在一对对的情侣歌唱之后,刘灵只好牵着小女生的手高歌《带等真爱》,有点死去活来的感觉。
刘灵说,之所以如此动情,因为这首歌是送给杨鹏和女朋友的。在追光灯的催逼之下,两人终于上场,接受同学送给的情侣T恤。
到这个时候,该我上场切蛋糕宣布结束,有同学提醒,最后还要颁奖一个。给谁?给潘师傅。
潘师傅就是给我们看大门的四川农民,临时工。他对学生好,工作认真负责,学生给他一个“金钥匙”奖。我看到奖牌了,相当巨大的钥匙模型。据说潘师傅不好意思,扭扭捏捏不来。我站到台上,忽然一阵感动。
我在台前来回走,说了好多话,因为我想起刚刚的述职报告,讲今年完成三个大事,第一是排除外部干扰,保护学院稳定的大局;第二是建立民主制度和青年队伍;第三是做大事,把专业推向更高的层次。但是,我述职的时候还是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我说,今天的晚会,参加者将永远不会忘记,开场一个颁奖,给了专业的创始人丁俊杰,中间的颁奖,求婚,表现了我们的生后常态,就在结束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的这个创意,给一个普通的农民颁奖,因为他做得好,认真负责,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对人待事是平等的,环境是宽松自由的,充满着一种博爱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苦苦追寻的广告学院的文化……。
很多年,我从来没有如此认真说话,不得不仰面朝天,因为害怕泪水淌下……
二十年,专业终于成人。
办专业,办学院,办博物馆,首先要有人气聚集,人气聚集的背后是什么,是人心。所谓的人心,表面是相互的信赖与追随,实质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高度一致,专业发展与个人前程紧密相连逐渐形成。一个集体如果没有这种契合,那就难以形成人气,更无法聚拢人心,事情终归做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