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次问父亲,百年之后是不是回到这个种满荔枝树的山坡?因为父亲的父亲的父亲都在这里。父亲说不用了,还是在银河公墓吧,有母亲也有许多老友在一起。他们这一代的人,也称之为大革命的一代人,不太在意过去而在意现在和将来。将来是什么?更加公平更加幸福。这是父母一致的看法。
父母还在的时候,我经常会挑衅他们,好像是越来越不公平,越来越不幸福耶。这个时候,母亲一般会用她特有的淡淡的微笑回应我。父亲呢,总是说,知足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当母亲走了,父亲也老了的时候,我从挑衅变成了恭顺。每次见面总是说好好好。仕途光明收入良好。有一次父亲独自跟我说,你这个收入那个收入,会不会犯事呀?为了打消他的疑虑,我又一五一十讲清各种收入来源以证清白。父亲一边掰着手指一边听最后摇头说,你这个大学比人家公司还要复杂呢,做生意又做学问,难怪总是忙忙碌碌。我说是的,除了忙碌已经没啥感觉了。父亲这次没有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只是说,凡事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就好。
的确如此。每次来看父母都是自自然然。给父母上香之后还要前前后后转,一万多步的指标就用完了。回老家祭拜祖宗,上山下乡,太公,爷爷都要拜,万步指标也很快达成。


顺省道入村,再入祖居。原来牛栏处有了新变化。有同族兄弟开始盖房子了。父亲名下的牛栏很可能成为新房旧屋当中栽有几棵龙眼树的院落。



原有的格局被打破了。保留旧貌还是追随新潮?这是一个有点困难的选择。在老妹的鼓动之下,几兄弟都做了最大的努力,修缮老房子清理旧物,祖屋慢慢恢复原貌。但是,有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老房子是经不住时间的消磨的。风吹雨打虫蛀锈蚀,不会不会有一天老房子突然垮塌呢?






人情的牵扯,过不了三代。祖居呢?有形的物业被时间无形销蚀,最后是不是只留下断壁残垣呢?无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