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协不同时代不同地方总有不同的风云人物。就拿北京来说,八十年代有姜宏程春等人,九十年代,有两个京城广告人特活跃,一是周建梅,二是路盛章,协会一聚就呛呛。如果再来一个上海的陈梁厦门的朱月昌,这会就热闹了。
今天就讲讲路盛章的故事。
路盛章,我叫他老路,别人叫他路大腕,有北京情结的人就加儿化,全称为“路大腕儿”。九十年代初出任中广联(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副总,那个时候,他的代表作是“两片”,“江中草珊瑚的成方圆篇”,前边我说过,一到广协开会,他在台上喷,我在台下听。我和丁俊杰拍摄广告教学片的时候听说他辞去了中广联的职务自己下海做公司了,我带着摄制组特意到他新公司所在的首体宾馆采访他。一个标准间改成的办公室家装简陋,满墙挂满北京吉普的手绘海报草图。这是我做的,路大腕儿如是说。
拍摄采访很顺利,依然是台上台下手舞足蹈的兴奋劲儿。事后我给他留下家里电话,说大学欢迎他。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丁俊杰,他说没有可能吧。那个时候只有广告公司到大学挖人,怎么可能大学去挖广告公司的专业人士呢,况且,还是京城大腕儿。
有一个晚上,我接到路大腕儿的电话,他劈头就问,你说大学欢迎我去,这事真的吗?我愿意考虑这件事。通话之后我马上联络丁俊杰和曹璐,说路大腕儿愿意来广院。他们很兴奋,曹璐还叮嘱,马上打报告给学院。
很快,老路就来办手续了。双方的条件如何谈判我不了解,我只知道老路没有向我提及职位待遇问题,大学方面对于他的研究生学历很满意,那时算是广告圈学历最高的。他还带有中广联副总头衔,老路称这是副局级,但是,有没有无所谓了。等老路进校报到后,一位院领导悄悄跟我说,的确是副局级,不过,加了一个括弧,不与使用。
事后知道,老路辞职下海,得罪了他所在的单位新华社了。中广联原属工商总局,后来机构调整划拨到新华社,引发了一大批员工离职下海。老路也在其中。哼,来了一批不懂广告的人做领导,难受,老子不干了。路大腕儿如是说。他辞职之后和禹作敏合作了一个名叫“大禹”的广告公司,据说还没开张,禹作敏出事了,他只好单干了。我采访他的时候,正是他最狼狈。
老路到校后不久约我和丁俊杰去新华社拜访中广联。老路说,中广联的新任领导仇学忠找到他了,想和各位见面谈谈合作。我们一听马上答应了。出发之前老路对我说,开会的时候把大哥大借我用一下。那个时候我也是刚买诺基亚的翻盖手机,俗称“大哥大”。路大腕儿这么一说我也就借给他了。和仇学忠的会见就在中广联一楼会议室,老路坐我旁边,一入座就把大哥大放在面前最显眼的位置。会议一开老路的电话就来了,他翻盖接听咕噜几句又放下。过一会儿电话又来了,他还是那个动作,接听,耳语,放下……。
会议结束返回大学,见到我的研究生张树庭,他兴奋无比地说,老路接电话了吗?这是他要我打的,每隔十五分钟打一次,这样就显得他业务繁忙很有面子啦!张树庭如是说。
呵呵,这就是路大腕儿,他后来的故事就更多了。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