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914858]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我的广告博物馆故事十二:中国广告和中国东西同时首展

     2011年11月二十八日,在北京歌华大厦举办了中国广告博物馆发起人年会。为何要在歌华大厦召开年会呢?我在坛子上有所回忆:


    年会放在雍和宫旁边的歌华大厦开,目的很简单,下个月的十九号,博物馆就开展,地点就是在歌华大厦。


    

      

     零五年开始要搞博物馆,当时只是觉得这个项目很重要,必须搞,但是,怎么搞,谁来搞,没有思路,纯粹就是一个念头罢了。我坐在209会议桌旁对丁刘说要搞博物馆,他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说,不应该等条件成熟才搞,万一弄出一个卖老鼠药的家伙也说搞广告博物馆,你们受得了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说出去,把概念占住了再说吧。于是,开始了博物馆的苦难长征。

     响应博物馆建设计划第一个人是子忠,他从课题费中拿出万把块钱,给三楼大屋子的一面墙弄了亮闪闪的金属架子,好像是生猛海鲜的鱼缸。我问用来做什么,他说是准备收藏,估计有N多的人捐出N多的珍品,全部放在架子上。我听了呵呵大笑,没有钱也没有人,哪会那么多的珍品呢。

    说起藏品,我想起了天津的陈老师,他有传言希望和中国广告博物馆合作,所以,那天歌华的发起人大会特意邀请他出席,没想到会议途中陈老师说有事出去,从此不见踪影。我推测,他是看到我们那个寒酸样,失去了合作的兴趣。那一天的会议内容就是讨论下个月在歌华举办的中国广告首展。


     实体馆没有见到,手中也没有余粮,为啥要举办中国广告首展呢?而且,还是借地办展。办展的动因我在前面说过,程春去世让我很受刺激,每到举办发起人大会我都有一种愧疚感,为何?自从零五年提出博物馆概念以后,每年都用PPT展示未来,这实在不好意思了。

     有一天遇见吴学夫,他向我提及最近的新书《中国东西》,他说,新书出版大受欢迎,德国有人提出要在法兰克福举办首展。取名”中国东西“为何要在德国首展呢?于是,我和他一起去找苏志武校长,争取把首展放在北京。苏志武当即同意了,还给出了一笔经费。在离开校长办公室的时候我就对吴学夫说,办展经费拿到了,你一半我一半。你办你的”中国东西“,刘英华办”中国广告“。吴学夫一脸不高兴但也很无奈。


    于是,两个展同时进行。关于吴学夫的”中国东西“,我的坛子也有记录:


    吴学夫的“中国东西”前年出的书,在法兰克福书展一炮打红,被翻成数国文字发表,今年,德国一个展览公司来信邀请吴学夫把书中内容在德国办展,名称就是“中国东西”。吴学夫提议在中国作首展,然后再到德国展,我是把这个想法给老苏一说,同意了,昨天开展了。

  今年正好是德国的中国年。为什么德国人对这些中国人日常东西如此着迷呢?一旦长城故宫还有张艺谋之类的中国印象出现审美疲劳,外国人自然会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中国东西”估计会给他们眼前一亮,我以为。看吴学夫对所谓“中国东西”有如此解释:


  

  昨天冒雨前往东四十条看展,期间一位观众问我对“中国东西”有何感觉。我说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感觉,因为取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每个人站到旁观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用过的熟悉的生活物品,忽然发现其中的生活位置内涵价值历史渊源,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震颤,或许,还有一种自发的有别于艺术大师强加于人的美的瞬间感动。真的,就我而言这种感动真有点陌生了。这些年我一旦听到所谓中国形象中国文化的传播就感到难受,因为无论是创作人还是传播者都相当陈腐,好像根本不懂何谓沟通传播,所用的道具符号要么就皇权贵族要么就猎奇异化,基本与平常百姓生活绝缘。自己都不被感动何以动人?自己都不甚了了何以沟通所以,我看到吴学夫的“中国东西”会拍手称好,因为国与国的文化沟通既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眼下伪阳春白雪多真下里巴人少,需要的正是这个东西。难怪德国人也说,我们也要学习吴学夫,搞一个“德国东西”。


 

    直线距离不过三公里的地方,刘英华和魏东主持的”中国广告“首展也在密锣紧鼓筹备之中。我在坛子也有如下记录:


     昨天下午已经去过,当时的现场很乱,视频设备正在安装。工人在干活,看到了魏冬和学生。


     

    今天下午再去,换样子了。正门就有博物馆大牌,很醒目哟!

 


   广告学院的教师们



   中国广告博物馆发起人合影



    细看照片,程春老师还在,之前的叙事要有所调整。程老师是在这次展览之后去世的。开展当天的下午,临近闭馆时候,苏校长一个人前来参观。我和刘英华作陪。参观完毕苏校长坐在贵宾席的沙发上问我,“阿黄,你真有心要做博物馆那”,我回答,”是的“。苏校长接着说,大学有两个地方给你做博物馆,你看看。我问,是那两个地方?苏校长说,一个是广告学院对面的阶梯教室,700平米左右,再一个是你们学院后面的临建教室,也有五六百平米。我说行,我们回去掂量一下。


    我们真的掂量了一下,结果选中了那个阶梯教室。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49] 评论 [0] 发表时间 [2025-07-18 09:43:33.0]  
 

回复

共有回复0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