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891841]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媒介》9月:既要“融合”,也要“凝炼”

 

既要融合也要凝炼


媒体融合融媒体已经是一个老话题,《媒介》编辑部以此为题已经出过几期专刊。按照媒体的发展规律,融合从技术突破开始,进而催生产品层面的融合,并逐步上升至产业融合,继而引发制度与文化的融合,最终致使整个社会改头换面。二十多年来,融合发展的趋势已经无人质疑,但是,县级融媒体概念的提出以及业界的实践,让我们再次重新审视这个领域,思考关于融合的若干问题。


    思考一:融合的本质是什么?


言及融合,传统媒体想到了转型,新兴媒体则想到了扩张,立场不同,利益诉求就不同,因而在应对融合的考题时也有微妙的差异。传统媒体有诸如中央厨房的设计,也有“4K8K”的念想;新兴媒体经历了3G4G的盛宴,正为未来的5G摩拳擦掌。技术触发融合的说法没有错,但是我们不妨再深究一下,到底是什么核心技术引发起如此声势浩大的融合浪潮呢?十八年前编辑部就引用过《连线》杂志的一句话:一切变化源于数字技术。这十多年的发展轨迹果不其然,数字技术的泛化致使内容生产储存发送实现数据化,同时也倒逼传播管道的平台化和触达场景的多元化融合的核心其实就是数据流的生产与应对,如何组织内容策划内容生产的数据库,如何运用云平台处理多元的数据流,如何利用云计算智能化实现最优选项和决策呼应,这才是融合的实质内容,其支撑必然是数据化思维、平台化操控以及智能化互动。


思考二:融合的差异是什么?


如果说,融合的核心就是数据流的生产与应对的话,那还存在差异吗?一旦融合成为趋势,融合必然存在一个时间先后的差异,主动融合与被动融合的主次关系。譬如,互联网企业的融合是利用先天市场优势和后天的数据优势,打破一切壁垒去实现融合,从而获得最大的规模和最快的效率。传统媒体通过融合实现转型的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期封面文章言及多个媒体的融合,如总台的融合,是抓住了自身的内容优势;芒果的融合是切入了产业化运营的升级;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融合则是主打中央厨房的技术架构……这些机构的融合出发点在于自身的稀缺性资源,在于自身数十年发展所积累的产业基础,之后则是利用融合去实现规模化与效率化的升级。这条道路显然没有错,但这是“高级玩家”的玩法,对于大部分媒体机构而言,既没有相当的基础,也没有相似的优势,融合的试卷要如何作答?尤其在本就一穷二白的县域市场上,县级融媒体要如何立足?这就引出下面思考的第三个问题。


思考三:既要融合也要凝炼


在辩证法的世界中,笔者认为“融合”的另一面是凝炼。如果按照上文的逻辑,融合的目标是为了规模化发展,那么所有媒体的发展方向就会高度一致,最终淬火炼金诞生若干寡头与巨鳄。然而笔者认为,在当下的多元传播格局中,差异性是应当的,也是必须的:大媒体与小媒体,应当有各自的利基市场。如果规模足够大,平台足够大,用户足够多,那么简单的广告模式和用户付费模式就可以让媒体机构轻松盈利;如果规模和平台有限,用户数量不足,那么媒体机构也可以考虑利用更加精准的、个性化的服务去选择用户、满足需求、获得利润。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各有各的道理。对于大部分天生资源有限的媒体机构而言,所谓的媒体融合其实应当采取第二条路线,利用融合的产品去实现相对精准化的传播,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打造小而美、静而深的细分市场。将融媒体等同于大媒体,这是一个很糟糕的认知错误。


     那么,县级融媒体究竟应该怎么办?面对着强手如林的产业竞争,互联网巨头早已完成了跑马圈地,中央级媒体和省级媒体亦不会出让半分资源与利益,县级融媒体从一诞生就面临着经营的问题,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唯有融合框架之下的凝炼才能让其拥有破茧成蝶的可能。中央厨房不能拯救县级融媒体,顾客才能。一方面,县级融媒体应当以融合的思路去拓展资源、打造产品,尽量向县域之外的市场要规模;另一方面,县级融媒体则应当以凝炼的思路去聚焦本地市场、服务本地人群,尽量向县域之内的市场要效益。


    一手融合,一手凝炼,大有大的野心,小有小的聪明。这也算适者生存吧?值得敲黑板,划重点!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984] 评论 [0] 发表时间 [2019-09-06 22:37:50.0]  
 

回复

共有回复0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