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年说企业必有品牌。说品牌必有王老吉。言及王老吉,找李总?太高大上了。找龚总?他和我一样半退之人,问他估计他又推给一线者。一线者,也就是还在现场劳碌的风风火火的。这个角色,赵敏合适,于是就找到她,让她说说王老吉这个百年品牌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证跟进不掉队。
采访地点就在花城广场的越秀金融大厦,王老吉总部所在地。

我对赵敏说,初次见面是在2010年广药宣布王老吉品牌资产1080亿的人大会堂。她说还早,应该是昌荣和广告学院举办广告主数字媒体研讨班的时候。我做开讲,和她互换了名片,从此留下印象。
“2000年大学毕业进入企业从事广告公关品牌维护等工作,老看黄老师丁老师写的文章,认识了就想找机会合作合作”。赵敏如是说。
从2010年人大会堂站台之后一直有合作,到如今已经第九个年头。如果给王老吉这个品牌写视点,当然会用“狂飙突进”,也会用“跌宕起伏“,有曲折有惊险也有许多意外收获。其中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见识了文化的力量对于品牌构建的作用。
有一次在南京会议上遇到王老吉品牌竞争对手的负责人,其实我们都是朋友。说到双方力量的攻防互换,强者由强变弱而弱者由弱变强的原因,我再次引用了老毛的一句话,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所以,王老吉之所以有今天,胜在有历史,强在有文化。
采访还在继续。上午采访赵敏,下午采访张台。78年进入广电,是扛着16毫米摄影机拍新闻的年轻记者。那年就是到农村拍农民对于三中全会的反应。18年办理退休手续,三台的总台长,集团领导等等。一生只做一件事,广电人。张台如是说。

和张台相识十多年,印象最深常常提及的就是2009年在做省台调研项目的时候,他提到想在横琴半岛做一个类似传大电视学院的制作基地。我说,内容为王也是有分级的,内容生产如民工,挖煤的,我不想做了。我要做就做流通的计价定价的,做内容交易金融服务,于是,那个”内容银行“的概念脱口而出。
这个概念在第二年果真做出来了,张台还记得第一次内容银行研讨会的情景,”大冬天,就在你们那个小黄楼开的“,张台如是说。
张台身边黑衣人是麦广告。八三年进台,先做八路军后做新四军。啥叫八路军新四军?那时高中毕业到台里就是临时工,一天八块钱工钱所以叫做”八路军“,后来提了工资一天十四块,又叫”新四军“了。
从八三年到现在,依然在一线,见证了广电广告的方方面面。广告最好做啥时候?九十年代最好做,躺着赚钱。什么时候最难做?现在这三年,真难!麦广告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