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民视点122
终端者,终极也
本期编辑部聚焦新终端,延续前年曾经探讨过的“终端风暴”的话题。只是,两年过去了,如今的终端产业已经面目全非,从曾经传媒业的末端位置,变为引领者的角色。对于这样的新角色、新身份,应该如何看待?笔者有了如下几点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究竟什么是终端?通信科技领域的端终端是电子计算机系统输入、输出的设备,是用来发送指令和接收信息的装置,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相对应,终端经历了字符哑终端、图形终端和网络终端这三个形态;市场营销学上的终端是指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最后一环,是产品或者服务的最终对象,是产品或服务转化成消费品的最终实现。现下的终端,终于实现了设备与营销的融合,不但可以让受众利用这些产品收发指令,也可以让背后的力量可以通过终端掌控需求,实现精准的营销。这样的终端,是为终极也。
第二,当下的终端距离我们所说的这种终极状态还有多远?时下终端所具有的交互式体验、开源的系统软件、无所不包的内容应用、智能化的操控方式,几乎集成了所有传媒对于数字新媒体的探索性试验。但是在现阶段也仍然承受着各种各样的限制,比如技术,比如体制,比如政策管控,所以距离终极的目标仍然有一定的距离。然而这些限制都不会是永远的,一旦被突破,终端将彻底颠覆我们的现实,超越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加强大。所以,终端正在以一种不可抹杀的趋势,朝着终极目标迈进。
第三,在现阶段的终极化迈进的道路上,已经产生了两股较为强大的势力。一方是从硬件起家的巨头,比如苹果:靠着终端重生的这个巨头所构建的“宗教式教堂”,对用户形成的吸附能力足够强大到已经超越产品和品牌,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并且用完备的生态系统完成了自身的发展版图。另一方是从软件起家的大佬,比如谷歌:从搜索引擎触发,以网络服务延伸出的谷歌正在构建自己的“云帝国”,并利用云技术使得所有终端设备都变成插头,从而掌控海量数据的存储、运算、分析、挖掘及利用。有了这样的数据基础,谷歌的各项软硬件以及服务和盈利才能得以长盛不衰。
第四,由于目标不同,战略不同,几大势力的终极目标实现的路径也大相径庭。然而,迈向终极的终端,却也是殊途同归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论由谁来主导,都将秉承着三大原则。一是时间的穿越。终极终端打破了正向顺时针的时间延续。我们手上的移动设备能够带我们穿越历史,更近距离地亲手触摸和亲眼见到在过去几百年中的故事,甚至是场景。二是空间的倒置。科技与创意的结合,使得终极终端超越常规,黑白上下颠倒。就像是用手机软件对家庭设备进行智能管理,将让家摇身一变成为开源智能操作系统一样,终极终端对用户来说完全实现了随时随地即开即用。
三是概念的混沌。不是复杂的运算能力,亦不是精深的技术原理,终端突破了以往的真理,奉行的是完全的实用主义、好用主义,你、我和所有用户都在迷糊混沌之中快乐的享受着终端的各种服务。
一个趋势如果延伸得足够远,就能从根本上改变更大的自然秩序。从上述三个原则来看,旧有的知识体系,传统的商业逻辑都已经无法驾驭,过去经常挂在嘴边的“网络为王”、“内容为王”、“服务为王”,现在都已经无法为王。所以我们才看到,负责传输网络的运营商正在日益被边缘化,沦为管道;而发生在音乐及出版业上的“唱片已死”“报纸将亡”还在上演,电视业也是岌岌可危,宣告了内容垄断的终结;原先索尼、摩托罗拉、诺基亚这些曾经的王者,如今都成了反面教材。
既然网络不为王、内容不为王、服务亦不能为王?那未来的王者是谁?答案应该是平台化的终端操作方式。终极化发展过程当中的终端其实正是一个个的平台,用丰裕改变原本的稀缺,用开放替代传统的封闭,以多元取缔旧时的单一,承载各种各样的资源、展现各式各样的可能,用包容的、平等的、竞争的方式将各种媒体、各种营销方式集中的体现在小小终端之上,这就是终极化的未来。
如题,终端者,终极也。

|